[主持人] 各位网友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收看中国林业网在线访谈节目。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在河北省最北端,一弯深深的绿色镶嵌在那里,它就是塞罕坝。半个多世纪前,那里是茫茫荒原,如今变为百万亩绿洲。几代建设者的拼搏和奉献,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请到原林业部造林绿化管理司司长朱俊凤来聊聊塞罕坝的那些事。朱司长,欢迎您。(10-20 14:01:42)
[朱俊凤] 广大网友,大家好!(10-20 14:01:59)
[主持人] 朱司长,我了解您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从事了几十年的林业工作,相信您肯定了解当年塞罕坝的情况,能否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历史?(10-20 14:02:13)
[朱俊凤] 林业部1962年决定,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的最北端塞罕坝,建立大型机械化林场。由林业部直属。1968年改制下放给河北省林业厅领导。(10-20 14:03:33)
[朱俊凤] 一、自然条件:塞罕坝林场,地处珲善达克沙地南缘,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源头,平均海拨1100米,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3.3℃,生长季节不到半年,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风沙灾害频繁,是一片风沙蔽日的茫茫荒原。交通不便宜,人烟稀少,属于高寒地区。(10-20 14:04:19)
[朱俊凤] 二、塞罕坝林场建设定位。塞罕坝林场的属性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它的任务有四条: (10-20 14:06:01)
[朱俊凤] 人员来源:主要是大专院校毕业生和社会招工。东北林业大学62年毕业生47名,白城子林机校,承德农专这三个院校为主,还有北京林业大学等共计126名技术人员,再加上社会招工,这样建场总职工达369人,平均年龄24岁。当时大家不太理解的是为什么一个林场集中这么多知识分子,这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少有的,林业部领导解释说:一是建场需要人,二是培育锻炼干部,三是贮备人才,也可以说是人才库。(10-20 14:07:17)
[朱俊凤] 三、塞罕坝林场建设。塞罕坝林场经过55年建设。实践证明当时的建场定位属性是正确的。生态公益型林场,需要长期、稳定的人、财、物的投入,比较稳定的高规格的领导体制。塞罕坝林场建设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62年至1982年为建设期。林场全体职工经过20年艰苦奋斗,克服各种困难,累计造林96万亩,保存率70.7%,结束了大面积造林,超额完成了国家规定的造林任务。塞罕坝林场建设框架初具规模,可以说林场基本建成。从1982年至2016年,林场累计造林48万亩,保存率超过80%,这一阶段主要是以管护任务为主,以及零散地块造林、扫尾绿化工程。(10-20 14:08:34)
[朱俊凤] 塞罕坝林场建设55年,经历12届领导班子。从第一届领导班子刘文仕、王尚海、张启恩,到后来的李兴元、高庆有、丁克仁、韩国义、李信等一直到现任林场第12任党委书记刘海莹,他们一任接着一任干,目标不变、决心不变,继续领导职工走向新征程,再创新辉煌。(10-20 14:09:28)
[主持人] 你的脉络为我们梳理得很清晰。我了解到现在塞罕坝林场每年吸引游客大概能达到50万人,一年的门票收入可以达到4千多万,现在它已经不仅是一个绿色奇迹了,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塞罕坝林场创业过程中肯定有许许多多优秀的事迹和感人的故事,您给我们讲几个?(10-20 14:10:45)
[朱俊凤] 好的,上个月我在《中国绿色时报》上,发表一篇文章“我所熟知的塞罕坝人”,主要讲他们艰苦创业的故事。东林毕业生47名,都是我的同期或同班同学。他们对我说,毕业时由哈尔滨去林场报到要3-4天,倒火车,倒汽车,坐的是客货混装的没篷的大卡车。刘敏、崔淑媛两位女同学晕车,不知吐了多少次,他们说:到林场连死的心都有,不用说吃饭了。要想在林场坚持下来,必须要过三关:(10-20 14:12:13)
[朱俊凤] 第一关——生活艰苦关(10-20 14:14:56)
[朱俊凤] 第二关——工作条件艰苦关
(一)建设大片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经材。
(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减少京津地区风沙危害。
(三)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育林经验。
(四)研究大型国有机械林场管理经验。
当时塞罕坝林场是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这里荒原一片,风沙迷漫,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有人说:十里不见人,百里不见树。没有房子住,他们只能住临时搭建的马架子窝棚,吃的主食以荞麦面为主,没有蔬菜。夏天只有土豆、大头菜。有时供应不上,就只能盐水下饭。冬天零下40多度,还要上山打柴。这里也没有商店、医院,一些生活用品要到200多公里外的围场县去买。不通班车,不能打长途电话,不能发电报,报纸也是一周来一次,日报变成“周报”尽管他们来时做了很多思想准备,但实际与他们想象的相差太远了。他们严守誓言坚持,再坚持,党的需要就是他们的志愿,当营林员,当苗圃工,当小学教员……几乎什么都干过。这是对知识分子的磨炼,更是品德意志的考验。
塞罕坝林场总场下设10多个作业点,造林任务主要集中在作业点,而造林难度最大的还属北曼甸子作业点。其中大顶子最艰苦的地方,海拔1800米,远离居民点,自然条件差。然而,刘明瑞,郭玉德在这里一干就是13年。
他们住一间土屋,时常是屋外大风,屋内小风,屋外大雨,屋内小雨,天冷时墙壁四周全是冰霜,睡觉都得戴上帽子。有时老鼠往被窝里钻,他们就半夜起来打老鼠。
白天,造林检查的任务非常繁重。他们需要对每道工序的质量严格把关,一天下来往往要跑几十里路。晚上,要再走一二十里路回到宿营地。
要说路,造林地根本没有路,全是在草地里趟过。上班途中,衣服湿了,白天蒸干,晚上回营地又湿了,第二天就只能穿着湿衣服上山。要赶上下雨,更是全身温透。刘敏说:你们太辛苦。他们却回答:“苦是人吃的,活是人干的,不然怎么完成任务?”13年的造林蹲点工作,让他们与当地的社员变得非常熟悉。社员常常说:“看不出来你们是从大城市来的,没有骄气,很能吃苦,总是乐观地生活工作。”
就这样,47名大学生很快过了第二关——工作条件艰苦关。 (10-20 14:17:06)
[朱俊凤] 第三关——天灾人祸关(10-20 14:19:55)
[朱俊凤] 塞罕坝人创业时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再加上天灾人祸,真是艰上加艰,能坚持下来,真是不容易,值得我们学习。(10-20 14:20:17)
[主持人] 听您跟我们讲完真是震撼人心,特别触动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没有信念和意志是坚持不下来的。塞罕坝是一棵树没有,现在是一片林海,几代人,半个多世纪,相当于每三个中国人就种下了一棵树,它其实是现代文明、生态文明的一个典型范例。对于塞罕坝林场的建设成就和建设经验,为我们广大网友介绍一下。(10-20 14:21:49)
[朱俊凤] 塞罕坝林场的成就令世人注目,经验十分丰富。(10-20 14:22:34)
[朱俊凤] 一、塞罕坝林场成就。我先说说数据:(10-20 14:24:01)
[朱俊凤] 二、塞罕坝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林业建设人才。(10-20 14:25:30)
[朱俊凤] 三、塞罕坝林场建设经验。要讲塞罕坝林场的经验,有许多可以总结。就我看来有四条特别主要,可概括为32个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科技创新,永不言败;绿色发展,生态优先。这四条经验非常珍贵,是林场起家之本,应永远坚持下去。关于前两条我就不讲了,因为前几个问题主持人都问过了,我想集中谈谈第三、四条:(10-20 14:26:54)
[朱俊凤] 科技创新,永不言败。在高寒地区坝上,机械营造落叶松在我国林业史上尚无先例,对于刚从学校毕业的一群知识分子来说,无疑是天大的难题。头两年造林成活率非常低,只有8%,这时有人动摇了,认为坝上不适合造林。经过一番争论,还是要干下去。经过调查研究,找出失败原因,并大搞科技创新。攻克育苗、机械造林技术、引种实验等十多个课题。分别由李兴元、李芳文、葛清晨、李信、吕秉臣、夏均奎、孙秋烨、包禄、赵孝武、王义田、金广玉、刘宾、高瑶琴、潘志清等20多人结合自己工作大搞科学试验。终于取得新突破,成活率大大提高,为“塞北绿色明珠”奠定了坚实基础。(10-20 14:28:12)
[朱俊凤] 在实践科研过程中,他们付出的辛劳,使人永远不会忘记。为试验和生产用种子孙秋烨、夏均奎到大兴安岭买种,一去就2-3个月,同当地工人从采种、制种到运输全程工作。克服了各种困难。1972年元旦夏均奎、孙秋烨为了省钱住的旅馆条件差,孙秋烨煤气中毒被医院抢救回来。1965年王义田、包禄来北京出差,王义田突然发病,到医院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发现是胃穿孔,又重新手术,经过一天一夜才抢救过来。他们的实验科研工作,从采购到实验成果,全程都是自己干,实在是太辛苦了,在林场实地干,在全国到处跑,采购、咨询、找资料,一切为了实验成功。(10-20 14:29:28)
[朱俊凤]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造林的初植密度,一般每亩约300株左右,随着林木长大,每年要间伐,逐步的达到每亩10几株,林场靠间伐, 卖小径材的收入是主要经济收入。曾占林场收入的80%至90%。近年来林场大幅度减少采伐,发展林下经济,兴办绿色产业和第三产业,大搞苗木生产,森林旅游等,已经超过林场收入的50%以上,使林场的森林最大的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使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10-20 14:30:41)
[主持人] 谢谢您,总结得非常到位。都说艰难的半个世纪,塞罕坝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真是毫无保留的奉献,您是如何理解塞罕坝精神的丰富内涵呢?(10-20 14:31:26)
[朱俊凤] 塞罕坝精神,就是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塞罕坝人能在艰苦的条件坚守55年,不离不弃,创造出人类的奇迹,不单单是精神这几句话,更重要的是它的内涵。塞罕坝人栽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而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应该提高这个深度来认识。他们绿化的决不是一座座山,一片片的沙丘,那是“精神高地”。所以,没有塞罕坝精神的理念、信仰,深层次的向往是创造不出奇迹的。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塞罕坝是一面旗帜,是我们务林人的理想信念,在坝上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学习塞罕坝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想信念,学习他们艰苦创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经验,发展生态文明新高度。(10-20 14:33:30)
[主持人] 都说咱们塞罕坝人不服输,刚才您也说了,仅仅用了20年的时间就造林96万亩,总量3.2亿多株,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也是有了他们,我们才看到了绿色的奇迹,能否为我们解读一下塞罕坝精神提出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呢?(10-20 14:34:21)
[朱俊凤] 我想他的价值,具体有三点。(10-20 14:35:12)
[朱俊凤] 第一条:塞罕坝的成功告诉我们,在高寒地区的坝上,造林是完全可以的。这是古人和前人没作过的事,启示了后人,这个价值不能用钱来计算。谁闯出这一步,他就是英雄。塞罕坝造林成功以后,塞北高原的多伦、丰宁、围场以及坝上的许多县都以塞罕坝林场为榜样,近水楼台首先受益。(10-20 14:36:30)
[朱俊凤] 第二条:塞罕坝的典型产生很好社会效益。大家学习塞罕坝,不单是栽树,同时学习它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塞罕坝是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五星级的森林公园。4A级国家风景名胜区,他们这些做法,经营理念都值得各地学习借鉴。(10-20 14:37:03)
[朱俊凤] 第三条:塞罕坝是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典范。目前中央国家机关教育基地,很多大学实验实习教学基地也已设在塞罕坝。所以今后塞罕坝应该把科研教学,大专院校的实验实习生产基地,作为一项任务予以安排,在全国具有引领作用。(10-20 14:38:17)
[主持人] 谢谢朱司长。塞罕坝的生态奇迹,它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说单打独斗就能体现出来的。塞罕坝的精神既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对此您是怎样理解的?(10-20 14:39:37)
[朱俊凤] 塞罕坝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10-20 14:39:58)
[朱俊凤] 首先要牢记:当代塞罕坝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10-20 14:40:12)
[朱俊凤] 其次是: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到与时俱进,解决新问题,新矛盾,创造新奇迹。让塞罕坝这面旗帜更加灿烂夺目。(10-20 14:41:29)
[朱俊凤] 第三是完善提高塞罕坝生态体系。为此近期要作好三个方面工作,使其发挥最大生态效果。(10-20 14:43:59)
[主持人] 很实际的问题,都是眼前工作。(10-20 14:44:16)
[朱俊凤] 对的,林业工作者,要抓好当前,放眼长远。(10-20 14:44:44)
[主持人] 我们都说在现实当中种树特别不容易,让绿色发展理念在脑海中生根更不容易。节目的最后,朱司长有没有什么话对我们基层的务林人说呢?(10-20 14:45:58)
[朱俊凤] 好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话告诉我们林业有两个特点:一是林业周期长,见效慢。二是林业公益性强,三分之一是经济效益,三分之二为生态和社会效益。这两条就决定了务林人必须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塞罕坝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就是无私奉献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干林业很难。为此我对务林人说几句话,我们共勉:(10-20 14:47:17)
[朱俊凤] 我们是绿色的开拓者,(10-20 14:48:51)
[主持人] 我得为您这段诗鼓掌,真的精彩。非常感谢朱司长今天到我们演播室来,给我们带来非常精彩的解读。塞罕坝精神是一种坚守,更是一份感动,也希望塞罕坝精神能够成为一面旗帜,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好了,今天的访谈节目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10-20 14:50:19)
在“文革”时期,阴河工作点分配来两个干部,但哪个单位都不要,工作点书记则坚持“我就是要这两个干部”。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上,书记亲自来接他们。其中一位是高庆友。他的爱人抱着不满3个月和年仅4岁的两个孩子,坐在大卡车的驾驶室里,高庆友和书记则坐在大卡车的上面。由于雪太厚,他们只得在卡车前面用链轨拖拉机开路。直到第二天凌晨一点多,才到达阴河工作点。到场后,高庆友的二儿子便高烧不退。当地的土医生误诊为出麻诊,不给吃药,不给打针。面对孩子已经烧得昏迷不醒,呼吸困难,就在生命危在旦夕之际,林场的刘大夫从外地出差回来。诊断孩子患了肺炎,马上实施抢救……终于,他们从死神手里把孩子夺了回来。
1、55年造林面积112万亩,森林蓄积量达101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0%,森林资产总值200亿元。
2、森林生态效益价值120亿元。其中净化水源1.3亿立方米,森林碳贮量800万吨,吸收二氧气化碳1.05万吨。
3、林场每年社会用工15万人次,创造劳动收入2000多万元,带动相关产业、乡村游、农家乐、养殖业、绿化苗木、山野特产、手工艺品等,每年接待游人50万人,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
从以上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看是非常可观的,没有哪个林场与其比拟。
全场建设初期的369名职工,他们都从外行变成了林业技术里手,126名知识分子都成了林业的专家。以东北林业大学毕业的47名大学生为例。他们都成了高级工程师,建场后他们陆续的被调到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等省,还有的调到石油、铁路部门成为单位骨干。有的是局处长,还有的提为厅局级干部,成为林业建设难得人才。
(一)完善生态体系。继续造林,把土地层薄,干旱,阳坡,风沙口等难度大的地方造上林。
(二)加强基础设施,路网,防火设施以及其它基础设施、信息网等先进技术建设。
(三)加大现有林经营管理和管护力度。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自然灾害防治。
这三条是林业本身的日常工作,也是生态体系基础。
走上山岗,来到野坡,
种下希望,期盼硕果,
不是为了你,也不是为了我,
而是留给后人,留给祖国!
谢谢大家!